农家后娘巧种田_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117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117节 (第2/3页)

此,端午这种节令,在这里,也并不受重视。

    ??且这里盛产小麦棒子,大米和糯米偶尔吃一吃还行,并不长久当做主食来吃,许多人甚至因此而吃不惯粽子。

    ??这里过端午,讲究吃的是囫囵带壳的蒸鸡蛋,带皮的整个蒸蒜,此外的,给孩子们捻了五彩绳来绑手环,家里宽裕的又有闲人的,缝个香包让孩子们带着出去显摆。

    ??就连门口要挂艾草这个事儿,也是有人做,有人不做的。

    ??也因为这个习俗,端午这天,整个村中都弥漫着一股难以言明的气味。

    ??毕竟蒸蒜这个东西,是一种比生蒜的气味还要浓烈的多的存在,再被人吃进口中,互相这么一张嘴说话……

    ??配上香包那种零散劣质香料的浓烈气息,以及艾草的气味……

    ??苏木蓝当即便决定,今年的蒜一定要少种一些。

    ??过了端午,各家便进入了农忙时期。

    ??提前撅好了土,用石滚子压的平实,便成了打麦场。

    ??割回来的麦子,连杆带穗的整个平铺到那场上头,牵了牛过来,拉着石滚子在那麦子上头不停的碾压,将麦子粒儿彻底的从麦穗上头脱离。

    ??等确保麦粒儿都脱落,将上头那一层麦秸秆拿了麦叉子叉到一旁垛成麦秸垛,再趁着傍晚的风扬走那些破碎的麦穗末,干净的麦子粒儿便可以装了麻袋,拉到自个儿的院子里头,晒上两三日,等彻底晒干了,或拉去磨了面,或拿去换了钱,或归了仓储存起来。

    ??但这看似简单的麦子脱粒工作,却要具备大卖场,牛,石滚子三样重要的东西,而这些也并非是家家户户都能具备的。

    ??所以每年到这个时候,白康元都会提前聚集了村中的壮劳力,集合了村中的耕牛,集中做这些活。

    ??没有这些东西要打麦子的,运了麦子过来,按亩来说,给上多少钱,而贡献了劳力和耕牛的,便可以免费打麦,且根据人和耕牛干活时间长短,再额外得些银钱。

    ??且为了麦子能够尽快归仓,避免风雨损了收成,村中也是碾出来了好几个打麦场来,天一亮便开始做活,天黑了忙活的人才收拾东西归家。

    ??如此一来,可以说家家户户都能来得及打麦,且能避免一些因为不及时打麦子而引来的不必要的损失。

    ??第391章 骂街

    ??这些事,白家村的村民都看在眼里,也算的清楚,所以对于这事儿,也都极为支持,该出力赚钱的赚钱,该出钱的出钱,从未有过什么纷争。

    ??而那些家里头地少,又不舍得出打麦钱的,也有不去打麦场的,只都用排子车拉回到自己院子里头,自己家拿了木槌来打,小孩子拿了石板来搓麦子粒儿,力求早些收上来麦子。。。

    ??而为了应对农忙,族学这边,白学文给所有的孩子都放了假,但也布置了练字和背书的任务,等开学时候,再进行抽查。

    ??白米豆那边的学堂是不顾这些的,仍旧照常上课。

    ??所以这几日收麦子的事儿,大都是苏木蓝领着白水柳姐妹三个人去做,白米豆上学前,散学后,也是往地里头跑。

    ??镰刀割麦子,排子车往打麦场运,打完麦子后晒麦子,等自家麦子都彻底收拾好后,便开始一人拎着一个竹篮,开始满地里头的去捡拾麦穗。

    ??捡割麦时,不小心脱落到地上的那些。

    ??捡麦穗这个事儿,大都是捡自家地里头的,毕竟各家各户种地都不容易,即便是掉落的麦穗,那也是落在自家地里头的,是自家的东西,断然不好意思去旁人家地里头捡拾。

    ??但这到底是实打实的粮食,按寻常来说的话,要从头年深秋开始种,到端午后才能收割,耗时大半年才能收上来的麦子,辛苦一些便能从旁人地里头捡拾一些,可以说是白得的东西了。

    ??所以,也有些人忍不住,专门去旁人地里头捡拾,且是趁着夜色,主家瞧不见的时候。

 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